(2018 - )

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

意識

我小時候總是想著一個問題,「我」到底是什麼,有什麼意義?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對待這則問題,反正我是被困擾了許久,這或多或少成就了我這個一事無成、行為怪異,又令人十分尷尬的人。我是一位讀醫療相關的人,愈是讀得深,就愈會發現我們這副身體所承載的資訊量之大。

講了那麼多,算是一個前言,這裡我想對一件由古至今一直困擾人們的一則問題提出一個解釋,問題很簡單:甚麼是「意識」?或者你想說,就憑你?對啊……我也是這麼想,就憑我?不過呢,我就是想寫下來,寫下一段幼稚的見解。

要說明意識,或許我們可以從了解智人的演化開始。畢竟要說明一個事物,就必須先了解更多嘛。話說比起「智人」這個名字,我更喜歡Desmond Morris所下的另一個名字:「裸猿」,個人覺得這個名字更中肯、客觀。「裸猿」是地球有機物之間物競天擇,現今適應下來的其中一員。所謂「物競天擇」,我個人會解釋為「在生態系統所選擇的條件下,不同的物種在此條件下競爭」。「物競天擇」的出現,我理解為偶然事件,真的純粹是一個偶然:在偶然撞擊中出現的一顆地球;在偶然生成中出現的一個有機物大水池;在偶然合併中出現一隻會繁殖的單細胞。第一只會繁殖的單細胞不一定存活了下來,但這代表著以後會有更多會繁殖的單細胞。

我敢斷言,到這一刻,那群繁殖的單細胞並不是有意識,而是這個系統選擇了牠(它?)們,「繁殖得更準確、更多的單細胞在系統中會有更大的生存機率」,這是我假設的「大水池規則」。這些單細胞會「存活」下來,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就只是因為牠們在偶然的合併中合成出一個更符合「大水池規則」的「身體」。這個系統並沒有目的,至少我覺得,一切只是條件充分,理所當然的會發生。然而,「物競天擇」的模型就此開始,「大水池規則」不斷出現調整,但底規則不變,那就是「繁殖」,不是生物想繁殖,而是牠們的存在本身依靠繁殖,但是又有什麼分別呢?我想大家都覺得有一點點不一樣。螢幕上的A片是由像素組成的畫面,所以螢幕上是真的有「裸猿」在繁殖嗎?不是;生物的存在本身依靠繁殖,所以就是生物想繁殖嗎?不是。

我想表達的是「生物想繁殖」只不過是一種主觀的幻象,就像螢幕上的A片一樣。所以,你是想表達我們的「意識」就只是一個幻象?我想並沒有這麼簡單,畢竟這只是開始,但這是一個「意識」的雛型。讓我們繼續推理下去。「物競天擇」開始的時候,「物競」的比例很低,甚至是沒有,一切都是「天擇」,「生物」本身就像是原子的集合物,或者根本就是,牠們只有碰撞,可是慢慢的就出現了真核細胞、多細胞生物、陸地生物……

多細胞生物的「物競」成份會比單細胞多。單細胞時,系統中只會留下繁殖力佳的細胞;到多細胞生物時,系統會留下更多的可能性,原核細胞、海洋生物、陸地生物……生物總類固然增加了,也可以解釋為「物競」的成份增加,「天擇」的成份減少。生物主觀而言,就是選擇變多了,雖然大部份還是由「天擇」決定,但的而且確變多了。

就這樣繼續發展下去,不斷的「物競天擇」,不斷的增加「物競」比例,不斷的增加生物多樣性。其間,生物發展出大腦,中央處理身體部份之餘,亦提供了一個處理選擇的器官。到了4000萬年前,出現了類人猿,發展出社群系統,這些類人猿要處理社群選擇。時間一跳到了200萬年前,非洲南猿面對非洲的氣候變化,非洲平原變多,叢林減少,以致非洲南猿被迫下樹,二足而行。而為了更好的找尋零散的食物,更發展出裸露的皮膚、發達的汗腺。後來的直立人社群面積愈來愈大,面對的社交面題、食物問題愈來愈多,發展出愈來愈大的大腦。到了20萬年前,「裸猿」出現了,「裸猿」的大腦由於其處在複雜的社群,發展出分析事物的能力,尤以社交能力為主,更發展出文字,5000年前的近代,出現了大型社會,近200年,像蟑螂般遍佈全球。

或許你已經發現筆者知識的匱乏,沒錯,我實在沒辦法太仔細描寫由單細胞到「裸猿」的詳細過程,但我想表達的是,「裸猿」會分析事物的能力,和單細胞會繁殖差不多,同樣都是幻象。但不同的是,主觀而言,「裸猿」可以選擇的事更多了,也讓「裸猿」變得自我中心,甚至覺得自己是某個更高存在的產物,擁有人性美德云云。

我認為啊,「裸猿」的意識和單細胞的意識本質上並無區別,只是系統發展得複雜了,使這個「意識」幻象更迷惑了,加上身處其中,實在難以理解。硬要定義的話,我會將「意識」定義為「大腦不斷定義反饋的過程」。套用Robert Foley 'Human before Humanity' 中的一句「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特權觀察我們這個物種和世系的起源,則我們會被一件事所震驚,那就是,根本什麼也沒發生。」(歐陽敏譯) 或許,我們只是系統進入動態平衡前的一段微小波幅。

或許,帶笑離去正是每位「裸猿」個體的小小獎勵。

2018年6月14日字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